心得体会

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9篇

时间:2022-05-21 08:05:07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9篇

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篇1

  一月二十九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中共中央 书记主持会议。会议中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这是在党的历史上首次专题制定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文件,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具有重大意义。并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贯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制定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目标,部署了当前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夯实思想根基,牢记初心使命,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党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也唯有全党统一步调,各党员干部做到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切实贯彻落实各项会议精神、政策制度、工作机制。

  贯彻《意见》精神,各级党委要承担好本地区本部门党的政治建设的主体责任,党组书记要做好第一责任人,发挥党支部政治建设能动力,各级党委、机关干部着力紧抓政治建设工作,在组织建设过程中,保持良好作风,警示不作为,整改乱作为。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将《意见》文件精神对党组党员干部进行宣传,加强干部的学习主动性,并对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贯彻《意见》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坚定政治信仰,党的政治理念就是个人的政治理念。只有真正将政治信仰知行合一,把握政治方向,提高“四个意思”、坚定“四个自信”,才能坚定自身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才能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到实际的工作中,才能始终向党中央的政策方针看起。坚定政治信仰,方能在面对艰难困境时不轻言退缩,始终沿着党的方向坚定前行。

  书记说过,心中有党,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作为党的干部,要增强党性立场和政治意识,将党的信仰在心中不断的锤炼,将抽象的、模糊的党性理念磨炼成具体的、清晰的政治意识,方能在工作中经得起风浪考验,维持住正确的政治航向。

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篇2

  “不敢、不能、不想”一体推进,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从党的一大纲领到颁布《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训令,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三大作风”,从“两个务必”到“八项规定”,从xx整风、历次整党到全面从严治党,我们党始终坚持监督、教育、制度并重,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兴利除弊、为善去恶,激浊扬清、扶正祛邪, 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和精神气脉,赢得人民衷心拥护,跨越百年仍然意气风发、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使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化推进有更多的制度性成果和更大的治理成效。当前,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更大战略成果,必须强化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抓住从严这个基础、一体这个核心、成效这个关键,一手抓案件查办,一手抓案件剖析,查找突出问题、查找制度漏洞、查找思想教育不足,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构建长效机制。

  坚持强化震慑。高压之下,“四风”问题病根未除、土壤还在,不敬畏、不收手、不知止现象仍有发生。要聚焦老问题,紧盯新动向,深挖改头换面、转入地下的隐形变异作风问题,严查快处“超标接待拆分报”“不吃公款吃老板”“一桌餐”以及通过快递收送土特产等问题,坚决纠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到位不彻底、做选择打折扣,特别是搞“包装式”“洒水式”“一刀切式” 落实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顶风违纪、屡教不改、影响恶劣的依规依纪依法从重处理,使党中央铁规禁令生威增效,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向好。

  坚持系统施治。在方法载体上系统谋划,一体开展纠“四风”树新风,一体发现治理“四风”和腐败问题,一体推进反“四风”、反浪费、反腐败,积极探索“三不”贯通融合的有效载体和具体方法。在监督方式上系统推进,将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贯通起来,把抓好“关键少数”、管住“绝大多数”结合起来,把日常监督、巡视巡察与执纪执法、追责问责衔接起来,推动形成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监督格局。在制度建设上系统施治,凡查案件必看作风、必查作风,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典型问题剖开来看,深化以案促改,做深做实“后半篇文章”。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共性问题,督促各地各单位深入分析、找准症结,健全机制、堵塞漏洞,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坚持长效治理。健全责任体系,压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责任以及财政、审计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统筹联动各类监督,逐级传导压力、层层督促落实,精准有效推进。紧盯“关键少数”,从领导机关、领导干部抓起,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带头转变作风、树立新风,发挥好“头雁效应”。坚持立破并举,聚焦思想深处解决问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 用好XX起义、XX起义、XX战役等红色资源,深入开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重实干、重实绩,把为民造福当作最大政绩。完善激励机制,深入开展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专项整治,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猛将”“闯将”“干将” 撑腰鼓劲,为受到不实反映的干部澄清正名,坚决将“昏庸懒散拖”干部调整下来,激励党员干部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XX篇章而奋斗。

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篇3

  作为一名90后,亲眼见证了党的100周年,何其的荣幸!在全国上下的一片欢呼声中迎来了党的百年华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精神血脉,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愿民族之巅,薪火相传,百代不衰。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篇二】建党100周年心得体会

  看着屏幕里的习主席讲述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以来的艰辛之旅,我不禁想起以前也总听外婆讲她幼时故事。当外婆回忆起老一辈革命烈士做出的牺牲时总是不禁掩面抽泣;长大后,学习中国近代史,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述近代中国是如何在党的带领下实现民族独立、走向民族复兴,我终于理解外婆当时的心境。我们当下所处的太平盛世,是多少与我同龄的年轻革命者,用鲜血生命、用对革命的坚定信念换来的。这种勇气和担当,是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具备的品质。作为一名国企普通员工的我,虽已不用像战争年代那样奔赴前线,但能做的就是立足岗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依托企业经营平台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

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篇4

  百年伟业续新篇,复兴之路阻且艰。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有了新的更高要求。检察机关不仅仅是司法办案机关,更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厚植党执政基础的政治机关。以“我管”促“都管”,是新时代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责的内在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司法机关,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法律监督发现的问题,检察机关如果没有直接决定、直接处理的权力,就需要协同、促进其他职能部门予以处理解决,通过“我管”促成“都管”,推动法律监督发现的问题尽快解决、圆满解决。以“我管”促“都管”,是新时代检察机关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职责使命。司法实践中,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有些法律只有原则性规定,检察机关在司法办案中发现“没人管”,就要以依法监督的“我管”促进职能机关依法履职的“都管”,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以“我管”促“都管”,是新时代检察机关推动诉源治理的重要抓手。诉源治理是司法办案融入国家治理的关键,是检察机关能动履职的法治担当。有效推动诉源治理就需要各级检察机关通过以“我管”促“都管”这个具体抓手,深入剖析案件反映出的倾向性问题和管理漏洞,及时发出堵漏建制的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努力做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

  高远的境界、先进的理念,当落实于日用之常。落实以“我管”促“都管”,要通过检察机关的依法能动履职,实现双赢多赢共赢。不超越法定权限、不推卸自身责任,在法律、政策范围内善治善为,及时提醒、合理建议、有效助推相关职能机关尽主责、补缺位。落实以“我管”促“都管”,要通过检察机关的精准监督,促进具体问题的靶向施治。要切实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社会治理的难点堵点、执法司法的“病灶”“顽疾”,真正把监督工作中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放在最紧要位置,引导推动相关职能机关瞄准短板弱项、定向施策。最高检发布的一号到八号检察建议,就是紧紧盯住了制约影响一个时期工作最突出的问题,各地检察机关要主动协同有关单位没完没了地推动落实。落实以“我管”促“都管”,还要善于智慧借助、攥指成拳,形成治理合力。要积极发挥检察一体化机制作用,形成上下联动、条线互通的系统监督模式。要加强与执法司法行政机关的沟通协调,不断深化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同堂培训、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深度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通过抓实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来有效拓展监督规模、深化监督质效,助推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检察事业是党和国家的事业,是人民的法治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检察人员要无愧于宪法法律赋予的使命担当,不负党和人民的期待希望,能动履职、勇挑重担,以舍我其谁的豪情、勇立潮头的姿态,以“我管”促“都管”,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贡献检察智慧和检察力量。

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篇5

  家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载体,好家风是家庭和谐、社会文明的内在动力。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中夯实社会治理根基的思考,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人安身立命之处是家国。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是落实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最小单元,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重要风向标,家教事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不仅关乎家庭和睦幸福,而且影响社会治理成效,是固本强基的事业,应该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

  家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家庭美德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家庭家教家风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家庭作为人生的重要归宿,也是社会治理的落脚点。和谐的家庭、严格的家教、良好的家风对整个社会风气、社会风尚和社会和谐稳定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家庭文化建设好的地方,基层社会治理效果就好。以家庭为抓手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家教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这些重要论述,既深刻阐释了家庭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极其重要作用,又深刻阐明了家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父母的言传身教,家长的带头示范,对孩子的人格养成和心灵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风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风向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连着民风、社风、政风,家事连着国事、政事、天下事。家庭关系和睦是乡风文明与社会和谐的支点,良好的家风能教育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促进党风政风,带动社会风气改善。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就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引领家庭文明创建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家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载体,好家风是家庭和谐、社会文明的内在动力。家风建设要以形成并传承优秀家庭风气为目标,让每个家庭成员将好的家风家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

  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细落小落实。深化家庭文明建设,有利于传承弘扬优良家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生根,引导广大家庭把爱家与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家庭幸福的希望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思想道德根基。深化家庭文明建设,要结合现代家庭特征,加强内容设计,用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方式,引导家庭成员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充分发挥家庭对于凝聚人心、稳定社会的独特作用,引导广大家庭成员把个人理想、家庭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联系起来,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

  一是立足家庭推进移风易俗。通过“最美家庭”故事会、山歌传唱等形式弘扬好家训好家风,促进形成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社风民风。

  二是立足家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树清廉家风创最美家庭”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树立良好家风,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三是立足家庭推进“美丽xx”建设,创建环保妈妈志愿服务示范点,组建环保妈妈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

  四是立足家庭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红色家风。借助歌坡会等民俗活动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宣传,引导各族群众积极践行家庭文明新风尚,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家训家风。

  讲好文明家庭故事,传播家教家风声音。开展“家风家教大巡讲”,在“儿童之家”“妇女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各类学校、幼儿园、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家风建设和家庭教育讲座,讲好文明家庭故事。生动讲好脱贫攻坚故事,积极寻找脱贫攻坚一线的“最美家庭”。深入讲好民族团结故事,以小家的和睦促进大家的和谐,引导广大家庭传承好家教树立好家风。建立家风馆、家风主题公园、家风会客室等文明家风教育基地,在文明新风示范村打造“好家风好家训乡贤文化”长廊,开展“议家风立家训”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接受好家风好家教的熏陶。运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好家教好家风的宣传覆盖面,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宣传常态化。

  扎实做好家庭教育支持服务

  把家庭作为道德品行教育的第一场所,重视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形成良好家风,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作。妇联组织要提高站位、找准定位,以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做好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为切入点,主动扛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任。

  加强家庭教育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将家庭教育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将家庭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注重家校共育,巩固发展学校家庭教育指导阵地。推动学校与家长加强沟通联系,不断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主体意识,引导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加大对家庭教育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促进家庭教育社会组织发展。加强家庭教育研究会(学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讲师团建设,积极培训xx家庭教育骨干,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壮大家庭教育人才力量。

  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组织专家不定期深入基层、深入社区开展家教宣讲等活动,为广大家庭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创建“xx家庭教育示范点”“全国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示范带动各地创新家庭教育支持服务。引导各地结合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健康发展、发挥作用。开设“网上家教学堂”,通过短视频、音频、海报等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防疫知识和家风家教宣传。

  精准提供家庭服务。实施“父母成长计划”,探索建立分阶段、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模式。围绕心理健康、家庭美德、青少年健康成长等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为家长尤其是妇女普及科学理念、专业知识。在大专院校开展“家庭教育进高校”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择偶观、家庭观。在妇幼保健院、社会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开展x-x岁儿童家长家庭教育宣传指导服务等。推动家政服务、婚姻家庭咨询、心理咨询等服务规范化发展,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家庭服务网络,不断满足广大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篇6

  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坚持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所谓成功,就是在平凡中做出不平凡的坚持。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为您推荐县纪委监委关于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调研报告优选范文。

  近年来,xx县纪委监委牢牢抓住监督这一基本职责、第一职责,紧盯领导干部特殊是“一把手”这一“关键少数”,不断改进监督方式,加大监督力度,打好组合拳,着力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以“五个抓手”推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工作走深走实,取得实效。

  一、主要做法

  一是抓责任履行,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县委常委会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和自治区《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施方法(试行)》文件精神,要求各级党委(党组)和党员领导干部深刻学习领会文件精神,自觉履行监督职责,主动接受监督约束,党委(党组)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要敢抓敢管,定期与班子成员和下级“一把手”谈心谈话、提示警示;班子成员要履行好“一岗双责”,加强领导班子内部监督,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进展。建立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清单”,逐一明确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党委(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和纪委监督责任内容,进一步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二是抓制度建设,构建常态化监督体系。不断创新党内监督方式,将述责述廉、党内谈话作为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抓手,商量制定出台了《xx县党内谈话实施方法(试行)》等制度,进一步催促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充分运用“科技+制度”手段,抢先建立领导干部电子廉政档案,为全面把握领导干部有关状况提供一张详实“体检表”,让“一把手”亮出“家底”,切实增添了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自20xx年以来,共组织xx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向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并接受质询和评议,压实“一把手”管党治党责任。为xx余名“一把手”建立完善电子廉政档案,为精准监督提供有效载体。

  三是抓精准监督,规范“关键少数”权力运行。加强对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的领导、催促和支持,着力解决同级监督存在的不敢监督、不愿监督问题,立足各乡镇、各部门职能职责、班子成员履职、岗位设置、干部队伍建设等状况,实行参与会议、列席民主生活会、抽查账目等方式,催促落实党委(党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一把手”末位表态等制度,将监督嵌入到事前酝酿、事中商量和事后执行全过程,准时觉察问题、精准纠正偏差,切实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做到“一把手”权力运行风险可防可控。发挥巡察监督作用,巡察结束后组织各级党组织“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召开问题反馈会议,以问题整改倒逼责任落实,充分彰显巡察监督的严峻性和公信力。

  四是抓警示教育,增添标本兼治效果。在严峻惩治形成震慑的同时,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下发《纪律检查建议书》《监察建议书》xx份,关心发案单位分析缘由,堵塞漏洞,做好以案促改工作,指导xx局、xx局等单位党组织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和警示教育会,扎牢“不能腐”的笼子。扎实做好“全县领导干部廉政警示教育周”活动,组织参与廉政警示教育大会,开展廉政警示教育专题讲座,集中观看《国企“蛀虫”沉浮录》廉政警示教育片,组织县处级领导和各单位“一把手”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对xx名新任职领导干部开展廉政谈话,推送廉政学问及警示教育短片,增添“不想腐”的自觉。

  五是抓查处问责,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把案件查办作为重要监督手段,紧盯关键少数、关键环节、关键事项,严峻查处“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不断释放党纪国法面前没有例外的剧烈信号。今年以来,重点查处了xx局违纪违法问题,并公开通报曝光,形成震慑。同时,严格实行“一案双查”,对发生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部门(单位),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倒查追究“一把手”责任,对责任落实不力、履职尽责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对“关键少数”开展精准问责,20xx年来,有xx名党政“一把手”因落实主体责任不到位被问责,以问责常态化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二、存在问题

  一是日常监督不到位。日常监督主要通过巡察、派驻、履责报告、检查考核等形式开展监督,监督抓手不丰富、不具体,推动“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切实把责任扛起来的措施不够,觉察的问题都趋于外表化,深层次问题不多;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往往无法对“一把手”形成有效制约。二是自身监督不主动。个别“一把手”还存在特权思想,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还不强,对党员群众参与监督的工作不够重视;落实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履行领导、管理和监督职责,抓班子带队伍等方面还存在履责不力、责任空转等问题;有的“一把手”在做“三重一大”决策时,不主动邀请派驻纪检监察组列席,或对纪委和上级单位的检查消极应付,对监督持排斥看法,也增加了监督的难度。三是监督机制不健全。制度落实不到位,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考核评价是关键,但目前监督中缺乏有针对性的考核,不能全面精确反映“一把手”责任落实状况;考核方式缺少创新,一般是简洁地量化考核,导致下属党组织习惯于在看得见的“硬件”上投入本钱,而忽视了对党员干部思想意识、作风形象、政治规矩上的管控。

  三、对策建议

  (一)以思想教育为基础,增添接受监督自觉性。围绕勤廉履职,常常性地组织“一把手”学习党章、法律法规、《廉政准则》以及党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等重要会议精神,自觉用党纪法规武装头脑,规范言行,端正风气,确保思想上不出轨、行为上不越轨。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以监督与被监督为内容的优良传统教育,从而进一步强化“一把手”习惯于监督,也习惯于接受监督的意识。深化以案为鉴、以案促改,商量各部门及乡镇的典型案例作为警示材料,用惩治的强大震慑让党员领导干部知敬畏、守底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

  (二)以上级监督为抓手,推动各级监督出实效。通过实行巡察(察)、述责述廉考评、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廉洁从政各项制度落实状况等形式,准时觉察下级“一把手”及班子成员身上存在的问题。坚持任前廉政谈话、警示谈话、诫勉谈话制度,对下级“一把手”进行针对性教育,切实解决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双重领导体制优势,加强对下级纪检监察机关的教育管理,切实发挥下级纪检监察机关“同级监督”作用,切实让同级监督“实起来”“动起来”“硬起来”,确保同级监督更具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三)以规范用权为着力点,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以各乡镇、部门“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民主集中执行状况为切入点,聚焦专项工作和关键少数,要求各行业、领域根据职能和权力运行特点主动梳理上报公示公开、“三重一大”重点事项内容,便于纪检监察机关开展靶向监督。另外将“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落实状况作为巡察监督、日常监督、审计监督的重点内容,通过实行个别谈话、走访调研、查阅资料、核对账册等方式,对各部门“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落实状况进行全方位“体检”。

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篇7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之际,我们组织召开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推进会,充分表明市委对县乡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全面落实全国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经验交流会、全省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推进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全市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推动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近年来,我市的县乡人大工作在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为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全市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得到加强。各区县(市)委、乡镇(街道)党(工)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高度出发,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将人大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总体布局、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部署、全面推进落实。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乡镇人大主席团自觉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主动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工作。xx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将常委会议事规则、工作报告、年度工作要点、随届任免方案等重要事项提请县委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始终做到依靠党委管方向、控大局、保落实。

  二是新一轮人大换届选举实现风清气正。去年的市县乡人大换届,全市各级各单位认真贯彻省委、市委关于换届工作的有关精神,按照依法依规、风清气正的要求,狠抓组织保障、业务培训、程序规范、宣传发动、督促指导、严明纪律“六个到位”,圆满完成了人大换届选举任务。依法选举产生新一届市人大代表481名、区县(市)人大代表2319名、乡镇人大代表8378名,代表结构进一步优化,代表素质进一步提升,地方政权建设进一步巩固。

  三是依法行使职权更加到位。各地县乡人大积极依法探索,创新方式方法,认真行使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人事任免权等法定职权,较好地发挥了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在依法监督上,武陵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选准议题作为提高专项工作审议监督水平的突破口,通过走访选区居民、剖析代表建议、收集网络民意,多渠道、多形式确定监督议题,确保了议题的针对性、广泛性,提升了监督的实效性、权威性。在重大事项决定上,澧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履行职能与服务中心紧密结合,积极落实县委决策,及时作出“三改四化”、河湖连通PPP项目等相关决定,为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在人事任免上,临澧县人大常委会在对县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随届任命时,严格任前法律考试、任前公示、任职前发言、无记名表决、向宪法宣誓等程序,切实增强了被任命人员的人大意识、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

  四是发挥代表作用积极有效。各地县乡人大坚持把代表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积极拓展代表工作平台,丰富代表活动载体,代表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鼎城区人大常委会把今年确立为“代表素质提升年”,突出代表培训、平台运行、代表活动、建议办理和履职保障等五大重点,较好地发挥了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鼎城区灌溪镇人大主席团在全国县乡人大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石门县人大常委会围绕“推选一个好组长、制定一个好计划、选择一个好主题、确定一个好形式、提出一条好建议”发力使劲,积极开展闭会期间代表小组活动,有效激发了代表履职热情,提升了代表履职实效。

  五是自身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各地县乡人大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履职能力明显提升,履职保障不断加强,履职行为日益规范。津市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加强市、镇人大组织建设,市级人大机构进一步健全,各镇配齐了专职人大主席、副主席和人大专干。汉寿县人大常委会着力加强制度机制建设,修订完善《县人大党组议事规则》《县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乡镇人大工作考评办法》等制度,推进了人大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安乡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学法活动,促进了常委会委员和机关干部依法履职能力的提升。

  刚才,xx区、xx县人大常委会,xx区长庚街道人大工委,xx市市xx山镇人大主席团分别作了经验交流,他们的发言有特点有亮点有成绩有成效,他们的经验做法可圈可点、可推可学,全市各地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推进人大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这里,我就落实上级有关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强调四点意见。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看待县乡人大工作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县乡人大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县乡人大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1.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要任务。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是通过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来实现的。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乡两级处在最基层。县乡两级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其建设与运行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功能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巩固。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和加强县乡人大工作,进一步夯实基础、筑牢根基,才能充分调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从法律上制度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有效贯彻落实;才能更好地保障我们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使党的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方针更加科学、执政地位更加巩固。

  2.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强调要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人大工作提高水平。县乡人大作为基层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在本行政区域内行使国家权力,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的有效载体。实践证明,县乡人大机关作用发挥得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坚持得好,效果和优势就体现得好,就能得到更多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要与时俱进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更有效地发挥基层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充分地展现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3.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石。县乡人大处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第一线,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具有重要基础性地位。一方面,县乡人大和人大代表身处基层一线,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能够更真实地知晓群众需求,更近距离倾听群众呼声,更直接地反映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诉求和难题,从而使党和政府的决策更加民主,更加科学,更加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县乡人大工作和人大代表作用的发挥,能够更好地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推动“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法治化水平。

  二、要突出法定职责加强县乡人大工作

  宪法法律赋予县乡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监督、人事选举任免等重要职权。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必须把保证县乡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依法开展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开创县乡人大工作的新局面。

  1.要坚持依法履行职责。就是要按照中央18号、省委26号和市委5号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县乡人大依法履职的水平。

  一是要组织召开好县乡人大会议,不断提高会议质量。人大行使法定职权,主要是通过会议形式。要科学安排会议时间,合理确定会议次数和会期,县级人大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大会,县级人大常委会每两个月至少举行一次会议,乡镇人大一般每年举行两次大会。从今年督查的情况来看,很多乡镇人大一年只召开一次会议,有的会议质量还不高,要切实加以改进。要丰富会议形式,进一步完善“听、审、问、评”相结合的议事模式,不断提高审议质量。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代表人大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力求具体实在,力求有“干货”有“含金量”,力求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二是要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切实增强监督实效。对于县乡人大来讲,监督职能是最基本的职能,监督工作是最经常的工作。要突出监督重点。紧扣党委总体部署,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加强对规范权力运行、公共资源配置、生态环境保护、涉农资金使用等方面的监督,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完善监督方式。充分利用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听取审议工作报告、专题询问、工作评议等方式,监督“一府两院”在党的领导下依法履行职责,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要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人大与“一府两院”虽然职责不同、分工不同,但都是党领导下的国家政权机关,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目标是一致的。人大要在党委的领导下,既敢于监督,又善于监督,真正寓支持和服务于监督之中,实现监督与支持的有机统一。

  三是要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今年初,中央出台了《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各级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的实施意见》。县乡人大要认真学习贯彻,通过依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落实好党委的工作部署。要进一步明确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范围,突出宪法法律和上级人大决议决定的执行,突出加强民主法治建设,突出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城镇建设、重大民生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等内容。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计划安排、讨论中的重要分歧意见等,要及时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决议决定草案,要先报同级党委同意后,再按照法定程序办理。

  四是要依法行使重要人事任免权,确保实现党委人事意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相统一,坚持党的组织意图与人民意志相统一,认真贯彻党委人事安排意见,规范和完善选举任免程序,认真严肃组织好向宪法宣誓,注重加强对人大选举任命人员的监督,不断提高人事任免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县级党委和乡镇党委提出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人选时,应当及时向县级人大常委会党组、乡镇人大主席团通报党委人事安排和被推荐人选的基本情况,听取意见建议。人大常委会党组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中的党员应当认真贯彻党委人事安排意见,依法正确履行职责。

  2.要切实发挥代表作用。县乡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来自人民、代表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我市现有县乡人大代表1万多名,来自方方面面,分布各条战线,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广泛、最密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切实做到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

  一是要组织好选举。去年,市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实现了风清气正,各级党委和人大党组发挥了积极作用,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根据中央统一安排,今年底和明年初将进行国、省人大代表换届选举,这既是一件民主盛事,更是一项政治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严守换届纪律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依法依规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风清气正、有序进行、圆满成功。

  二是要管理好代表。人大代表虽然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杰出代表和优秀分子,但由于人大工作的法律性、程序性很强,加强代表业务培训十分必要。要拓宽视野、丰富形式、创新载体,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抓好代表培训,努力提升代表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人大代表的形象和作风,不仅关系到国家权力机关的形象和影响,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和信心。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抓好代表思想政治作风建设,继续坚持和推广代表述职评议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引导督导代表积极履职尽责,模范遵守宪法法律,严格遵守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人大代表为人民。各级代表应当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不得利用代表身份干预具体案件或插手招投标等,不得牟取个人、小团体和特定关系人的利益,不得在参会期间和参加履职活动时拉关系、办私事或者变相从事商业活动。今年,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xx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守则》,全市各级人大和人大代表要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三是要发挥好作用。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要切实发挥主体作用。要健全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进一步完善县级人大常委会和乡镇人大主席团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充分借助网络平台和现代通讯等手段,充分利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等平台,做好代表联系服务工作,实现常委会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零距离、全天候、常态化。要扩大代表对人大工作的参与,结合代表职业特点、业务专长,邀请更多代表列席县级人大常委会会议和乡镇人大主席团会议,参与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和工作评议等活动,为人大代表发挥作用开辟更多的渠道、提供更多的平台。要加强代表议案建议办理,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切实提高办理质量,努力使办理议案建议的过程成为改进党委政府工作的过程。

  3.要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和完善制度机制建设,是确保各级人大准确有效行使法定职权的重要保障。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在换届之后,都对各类议事规则、工作制度等进行了修订完善,但乡镇人大的制度建设还不太健全。要始终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程,坚持靠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事,着力推动县乡人大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一方面要强化制度机制的完善。重点是要健全完善党委加强对人大工作领导机制,将人大工作纳入党委整体工作布局;健全完善人大与“一府两院”的联系协调机制,促进人大与“一府两院”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健全完善人大系统沟通联系机制,落实好指导与被指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实现全市人大工作整体推进、同步发展;健全完善人大会议审议机制,保障代表有效行使审议权,提升人大议决水平。

  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机制的落实。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少数乡镇人大在制度执行上还有不到位的问题,表面上制定出台了主席团会议制度、办理代表建议制度、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等等,但实际工作中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以制度落实制度的现象。要坚持用钉钉子的精神抓执行,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不落实或者落实不力的,该通报的要通报,该整顿的要整顿,该作出组织处理的要作出组织处理。

  三、要紧扣发展战略推进县乡人大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深入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各级人大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本职、发挥优势,自觉做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促进派。

  1.要做到全局在胸。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提出后,大家反响很强烈,反应很热烈。到目前为止,没有什么杂音,没有什么怪话。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一战略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符合发展实际,符合老百姓的愿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主要目标任务,就是着力抓好产业培强、干部培优、机制培活、作风培实;着力推动全市发展从追求颜值向追求颜值与气质并重转变,从注重规格规模数量向追求质量管理效益转变,从内陆大市向开放强市转变,从全面开花向重点突破转变。各级人大要始终围绕这个战略,始终服务这个战略,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地位,全力支持政府开展工作,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上来,使市委的主张上升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

  2.要做到全面参与。习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关键的关键还是在于干,要在干中增进共识,在干中解决问题,在干中加快发展。各级人大是保障和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重要力量。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全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把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点、难点、着力点,把老百姓的关注点,作为人大工作的奋斗点、努力点。特别是要注重从人大的性质、特点出发,真正用好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找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落脚点,为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3.要做到全程监督。就是要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健全监督机制,延伸监督链条,创新监督方式,用有力有效的监督助推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既要胸怀全局、登高望远,又要把群众冷暖、百姓忧乐放在心头,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底线思维,在脱贫攻坚、安全生产、优化环境等重点领域加大监督力度,避免把监督笼而统之、大而化之、虚而论之、晃而过之。特别是要把监督和支持有机统一起来,寓监督于支持之中,寓支持于监督之中,让政府更好地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科学施政、依法施政。

  4.要做到全力维护。xx是我们的xx,是600万人民的xx,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建设、一起来维护,像维护自己眼睛一样,像维护母亲形象一样,维护xx来之不易的发展好态势、好局面。在发展的进程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还很多,但解决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比如环境保护的问题,现在的为官为政者,谁不希望有一个青山碧水、蓝天白云?目的是一致的。但是青山碧水、蓝天白云,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抓好的。在恶劣的环境面前,每一个人都是受害者,谁不想做好呢?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心者胜。全市各级人大要多鼓励,多支持,多营造氛围,多弘扬发展的正能量,共同形成推进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要抓好自身建设保障县乡人大工作

  习总书记反复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推进新时代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强人大自身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断提高人大组织、人大代表的依法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

  1.坚持思想武装,努力建设党性过硬的政治机关。人大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必须始终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确保政治信仰不动摇、政治立场不转移、政治方向不偏离。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大工作的正确方向,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要抓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宪法法律,深入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方面知识,不断提升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人大党组工作和党的建设,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县乡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把人大建设纳入党委的工作安排之中,把人大重点工作纳入党委的工作部署之中,切实支持和保障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为人大及其常委会、人大主席团、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夯实组织基础,努力建设精干高效的工作机关。对于县乡人大组织建设,中央、省委和市委文件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各区县(市)要抓好贯彻落实。去年县乡人大换届时,各区县(市)依法增加了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区县(市)人大常委会专职组成人员比例普遍达到了60%以上,同时进一步加强了人大机构建设;各乡镇(街道)配备了人大主席(联工委主任),绝大部分还配备了人大专职副主席(工委副主任)。应该说,县乡人大在组织建设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要继续加强县乡人大组织建设,根据新形势下人大职能和工作需要,科学统筹编制,规范工作机构,落实培训、轮岗、挂职、交流等干部队伍建设要求,进一步改善人大工作条件,扎实推进人大机关信息化建设,努力夯实人大工作基础。

  3.严格工作作风,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代表机关。要密切联系群众,始终把广大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望融入到科学决策、制度设计和工作开展中,始终同人民群众面对面、心连心。要加强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难题,围绕人大履职监督的各项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民情、听取民声,研究问题、寻求对策,使人大工作更接地气、更顺民意、更得民心。要坚持精益求精,把“严格、缜密、高效”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精细做好每一项工作,确保不延误工作,不发生差错,不出现消极现象,不损害人大形象。要严格遵纪守法,坚持崇严尚实,模范遵守宪法法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精神,努力把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全部用在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事业上。

  同志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一步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这是对根本政治制度的敬重,这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敬重。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切实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不断开创全市人大工作新局面,为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作出更多更大的人大贡献。

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篇8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基层建设、夯实治理基础,现制定我省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力争到2025年,全省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基本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党组织对基层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统一领导,涉及基层治理重要事项、重大问题都要由党组织研究讨论后按程序决定。积极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居)民委员会主任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以及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依法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有关要求写入各类组织章程,注重把党组织推荐的优秀人选通过一定程序明确为各类组织负责人,探索建立基层各类组织定期向党组织报告工作、年度述职制度。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

  二、完善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深化基层机构改革,各地可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在机构限额内因地制宜设置乡镇(街道)机构。除法院、公安、税务等单位设置派驻机构外,县直部门设在乡镇(街道)的机构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继续实行派驻体制的,要纳入乡镇(街道)统一指挥协调,并赋予乡镇(街道)对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

  三、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坚持党建带群建,统筹基层党组织和群团组织资源配置,支持群团组织承担公共服务职能。培育扶持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支持党组织健全、管理规范的社会组织优先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服务项目,引导乡镇(街道)成立枢纽型社会组织,为社区社会组织提供培育孵化、人员培训、资金代管等综合服务。加强区域化党建工作,在农村推行党群连心“五个到户” (党员联系到户、民情走访到户、政策落实到户、产业对接到户、精准服务到户)工作机制;在城市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制度,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长效。

  四、增强乡镇(街道)行政执行能力。优化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设置,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撤乡设镇、撤镇设街道。依法赋予乡镇(街道)综合管理权、统筹协调权和应急处置权,强化其对涉及本区域重大决策、重大规划、重大项目的参与权和建议权。依法赋予乡镇(街道)行政执法权,整合现有执法力量和资源,组建统一综合执法机构;街道可由所在县市区综合执法机构统一行使执法权,也可通过法定程序受委托集中行使部分相关行政处罚权。制定发布乡镇(街道)执法事项目录。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综合检查与县级专业执法协调配合机制,加强联合执法、联动执法。推行乡镇(街道)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

  五、增强基层公共服务能力。市州、县市区政府要规范乡镇(街道)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事项以及村(社区)公共服务和代办政务服务事项,将直接面向群众、基层能够承接的服务事项依法下放。优化乡镇(街道)政务服务流程,全面推进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理,加快推行市域通办,逐步推行跨区域办理。持续推进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规范化建设,依托其开展就业、养老、医疗、托幼、文体等服务,加强对困难群体和特殊人群关爱照护,做好传染病、慢性病防控等工作。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活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依法支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承接主体提供社区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

  六、增强基层议事协商能力。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要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确定乡镇(街道)协商重点,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主导开展议事协商,完善议事协商会、民主恳谈会、听证会、屋场会等协商方式,探索建立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社会公众列席乡镇(街道)有关会议制度,积极推行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加强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对接联动,积极推进村(社区)协商,聚焦群众关心的民生实事和重要事项,定期开展民主协商。通过请上来、走下去等方式,建立乡镇(街道)协商与村(社区)协商衔接互动机制。

  七、增强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强化乡镇(街道)属地责任和相应职权,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基层应急救援、监管执法力量和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统一指挥的应急管理队伍、救援队伍,加强乡镇(街道)应急物资储备。完善细化乡镇(街道)应急预案,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动员响应体系和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机制,做好风险研判、预警、宣传、应对等工作,每年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提高科技信息化水平。强化市州、县市区政府对乡镇(街道)应急准备工作和应急状态下的人、财、物支持。加强村(社区)应急避灾场所建设,增强村(社区)的组织动员能力。

  八、增强基层平安建设能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乡镇(街道)政法委员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加强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建立提供“一站式”解纷服务的实体平台和在线平台,推进矛盾风险预测、防范、调处、引导的全周期、全链条解决。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完善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群防群治力量,健全防范涉黑涉恶问题长效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分类推进平安乡村、平安社区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

  九、推进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以县市区为单位,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村(社区)规模,不盲目求大。稳慎开展村民委员会调整,确保布局科学、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总体稳定。依法设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具备条件的应设尽设。规范撤销村民委员会改设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条件和程序。建立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县级备案制度,指导村(居)民委员会依法有序开展与其职责相关的民事活动。发挥村(居)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作用,村民委员会应设妇女和儿童工作等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可增设环境和物业管理等委员会。全面落实村(居)民委员会成员届期承诺、年度述职、民主评议、离任审计等制度。

  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建设。深入开展“宪法进社区”“送法下乡”“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和“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完善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充实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力量,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推动乡镇(街道)设立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推进基层公共法律服务规范化、标准化。指导村(社区)依法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健全合法性审查和履行机制。

  十一、推进基层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制定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清单,把参与基层治理情况作为开展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指标。健全村(社区)道德评议机制,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组织开展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试点建设,指导村(社区)成立红白理事会,发挥村(居)规民约作用,治理婚丧陈规陋习,倡导文明节俭新风。

  十二、推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持续实施基层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加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和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力度。加快实现村(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全覆盖,推动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制度化、常态化开展。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志愿者和驻村(社区)单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途径,全面激发基层社会治理活力。

  十三、推进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市州、县市区政府要将乡镇(街道)、村(社区)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统筹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基础设施、系统平台和应用终端建设。大力推行“互联网+基层治理”,完善乡镇(街道)、村(社区)地理信息等基础数据,实行村(社区)、网格数据综合采集。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推动部门业务系统与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对接,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并开展基层服务平台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信息服务,保留必要的线下办事服务渠道。加快推进实施以“雪亮工程”为代表的城乡末端智能感知系统布局,及时感知社会治安态势,全面提升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

  十四、推进基层权责事项规范化建设。市州、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要督促落实乡镇(街道)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以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自治事项、依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减负工作事项清单,并为权责事项以外委托工作提供相应支持。建立乡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未经党委和政府统一部署,各职能部门不得将自身权责事项派交乡镇(街道)、村(社区)承担。对乡镇(街道)、村(社区)实行综合考核,分别由县市区、乡镇(街道)统一组织实施。除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明确要求外,各级不得与乡镇(街道)、村(社区)签订责任状、实行“一票否决”。

  十五、推进基层治理队伍建设。推进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倾斜,鼓励跨层级、跨地区调剂使用行政和事业编制。严格执行乡镇(街道)干部任期调整、最低服务年限等规定,落实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全面落实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资格县级联审机制,坚决防止政治上的两面人,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及涉及宗族恶势力等问题人员,非法宗教与邪教的组织者、实施者、参与者等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探索将专职网格员纳入社区工作者管理。探索实行县级机关新进人员到村(社区)挂职锻炼制度。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和党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十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深化乡镇(街道)纪检监察机构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健全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对集体“三资”达到一定规模的基层党组织主要负责人提级监督。聚焦乡村振兴、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基本民生领域,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惠农惠民资金问题。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完善用好省“互联网+监督”平台,统筹推进“监督服务微信群”“监督一点通”建设管理,落实党务、村(居)务、财务公开制度,加强村级小微权力监督,推进清廉乡村建设。

  十七、强化基层治理投入保障。完善乡镇(街道)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财政困难地区的支持倾斜力度。进一步深化乡镇(街道)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编制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将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优化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布局。研究制定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办公、服务、活动、应急等功能面积标准,采取盘活现有资源或新建等方式,支持乡镇(街道)“五小”设施、干部周转房、党群服务中心、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加快补齐城市新建住宅区、老旧小区、农村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安置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短板。

  十八、强化基层治理督促指导。加强对基层治理工作成效的评估,评估结果作为市、县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以及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选树表彰基层治理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全省和谐社区示范创建、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以及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做好基层治理调查统计工作,建立基层治理群众满意度调查制度。组织开展基层治理专题宣传。

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篇9

  以县委巡察结果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把巡察工作情况作为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关于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意见实施方案。

  为构建巡视巡察工作战略格局,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按照党的十九大部署,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结合我县实际,现就贯彻《关于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意见》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系统观念,发挥上下联动基础作用,横向覆盖、纵向链接,贯通融合各类监督,构建下借上势、上下联动、左右贯通巡视巡察监督网,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推动新时代县委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全面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要始终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巡视工作方针,坚持“严”的主基调,把发现问题作为巡察工作的生命线,把推动解决问题作为落脚点,确保巡察的权威性、震慑力、推动力。自觉接受上级巡视巡察机构的督导指导,一体推进发现问题和推动解决问题,深化标本兼治,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二)精准落实政治巡察要求。要坚守政治巡察监督定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盯被巡察党组织职能责任,突出领导班子和“关键少数”,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精准开展监督,深入查找政治偏差。聚焦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基层的落实情况、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聚焦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防止把巡察变成一般的业务检查、工作督查,防止用巡察代替职能部门的管理监督。

  (三)完善县委巡察工作监督体系。发挥好巡察综合监督平台和联系群众纽带作用,立足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健全人员整合、信息互通、成果共享等机制,贯通融合人大、政协、财政、审计、信访等监督力量,推进县委巡察监督与其他监督有机衔接,靠实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履行巡察整改日常监督责任,派员参加反馈,审查整改方案和报告,听取整改汇报,核查问题线索,反馈整改落实情况。发挥系统作用和组织优势,组建和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形成监督合力,提升监督实效,推动完善县委巡察监督体系。

  三、组织领导

  (一)强化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要深入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的领导,认真研究谋划全县巡察上下联动工作,组织召开县委书记专题会议和县委巡察领导小组会议,通过规划制定、年度计划和阶段任务安排、巡察成果运用、业务培训、监督检查等,发挥上下联动县级基础作用,推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和省、市委部署,着力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推动巡察工作向乡镇、基层单位、村(社区)延伸。

  (二)压实巡察工作主体责任。县委书记要担起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事项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问题亲自督办;其他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结合分管领域和部门职能,重视支持巡视巡察工作,抓好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县委常委会要定期听取巡察综合情况、整改落实情况和年度工作汇报,研究决定重要事项,把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列入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县委书记专题会议要及时听取每轮巡察情况汇报,对重点人、重点事、重点问题和整改工作旗帜鲜明提出意见。巡察工作领导小组要落实组织实施责任,完善工作机制,明确成员职责分工,及时听取巡视巡察情况汇报,研究有关事项,抓好工作落实。

  (三)自觉接受督促指导。自觉接受上级巡视巡察机构开展的各项督导指导工作。自觉向市委巡察办报告县委巡察工作规划、年度计划、工作总结、重要制度文件、巡察工作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和突发事件等。报备县委书记专题会议、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听取巡察汇报情况等。明确报告、报备具体事项和程序,建立报备材料综合分析和通报机制,进一步规范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

  (四)强化巡察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以县委巡察结果作为干部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把巡察工作情况作为被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巡察整改工作重视不够、质量不高、存在明显偏差的,由分管领域负责人或巡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时约谈被巡察党委(党组)负责人。造成严重后果的,依规依纪严肃问责。

  四、工作机制

  (一)统筹谋划巡察任务。要立足常规巡察,主动对标对表中央及省、市委巡视巡察工作部署,全力支持配合开展联动巡察、提级巡察、交叉巡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巡察、“机动式”巡察和“回头看”,提升上下联动质效,做到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把延伸巡察乡镇、村(社区)等党组织纳入巡察整体规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一线、向群众身边延伸,促进完善基层治理体系,高质量推进巡察全覆盖。

  (二)统筹组织实施。衔接完善上下级巡视巡察机构会商、沟通和研判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增强上下联动任务的计划性和针对性。自觉对接联动任务,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监督重点、组织形式、具体要求,确保联动任务落到实处。

  (三)统筹运用巡察成果。要高度重视联动巡察成果运用,共享共用上下信息、资源、力量、手段和监督成果,使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统筹衔接,把监督优势转化为监督效能。运用督促、评估整改手段,推动监督、整改、治理有机贯通,充分运用上下巡视巡察成果,推动举一反三,提升监督效果。注重左右同向发力,对巡察移交的问题和问题线索,纪委监委要通过调研督导、现场督查、回访督查方式主动跟进,督促整改任务落实到位。组织部门要与选人用人有机结合,强化整改组织保障,以考评推动整改,确保条条都整改、件件有着落。

  (四)统筹推进监督贯通融合。促进县委巡察监督与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组织监督协同发力,形成合力。县纪委监委机关重点做好巡前情况通报,干部抽调、巡中沟通会商、工作支持,巡后处置问题线索、强化整改日常监督。组织部门加强有关人员抽调、信息互通、整改日常监督。宣传、政法、审计、财政、信访、统计等职能部门和单位及时通报情况、提供政策咨询、给予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持、督促加强相关领域问题整改。拓宽巡察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贯通渠道,有机贯通各类监督力量。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巡察机构队伍建设。坚持县委巡察办是县委工作部门的定位,选优县委巡察人才库,注重巡察组成员结构搭配,优化巡察组组长、副组长选配,科学合理配置巡察组成员,配齐配强工作力量。落实新提拔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到巡察岗位锻炼制度。建立完善巡察干部准入机制,把巡察岗位作为发现、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调整交流、提拔使用巡察机构专职干部应当听取巡察办意见。加强对巡察工作人员的培训、考核、监督和管理,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巡察干部素质和能力,提升巡察队伍规范化、专业化水平。

  (二)加强巡察制度建设。要围绕领导成员分工、办公室工作职责、巡察干部监督管理、巡察准备、开展、报告、反馈、移交、整改等环节,完善《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工作分工的通知》《县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工作规则》等制度,研究巡察整改成效评价、巡察成果运用等办法,提升制度运行效能,形成前后衔接上下配套的巡察工作机制。

  (三)加强巡察信息化建设。高度重视巡察信息化建设,完善县委巡察系统信息网络平台,加强数据动态管理、汇总分析,明确标准要求,增强监督质效,促进规范开展工作,不断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 

相关热词搜索: 纪检监察 实施方案 关于加强 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措施 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措施 如何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强新时代全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如何建设纪检监察干部队伍 关于加强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要求 强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五斗文秘网 2011-2024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五斗文秘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五斗文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沪ICP备11013031号-1